妳的職場,由妳定義!給每個努力女子的「安靜離職」指南

 


妳是不是也曾感覺到,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,熱情被一點一滴地消耗殆盡?當公司要求妳多做一點,主管期待妳多努力一些,而妳卻只能在心裡默默吶喊:「我真的累了」?最近,一個源自國外,名為「安靜離職」(Quiet Quitting)的職場現象在台灣引起熱議。這不是真的要妳遞出辭呈,而是強調在不辭職的前提下,只做份內工作不再過度付出,重新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

這篇文章,將帶妳深入了解安靜離職是什麼,並探討它對妳的職場身心可能帶來的影響。同時,我們也會提供實用的建議,幫助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,並在離職前,做出最不後悔的選擇。


目錄

  1. 什麼是「安靜離職」?他為什麼會席捲全球?
  2. 安靜離職」對妳的影響:別讓疲憊變成內傷
  3. 當「安靜離職」成為選項,我該怎麼做?
  4. 離職是終點還是起點?給妳的職場下一步建議
  5. 常見問答:安靜離職Q&A

1. 什麼是「安靜離職」?他為什麼會席捲全球?

安靜離職」這個詞,最早在抖音TikTok)上爆紅,指的是上班族只完成職責範圍內的工作,拒絕加班拒絕額外任務不參與非必要職場社交,並將更多精力留給自己與家人。這並非消極怠工,而是對過去過度付出燃燒自我職場文化發出的無聲抗議。

安靜離職之所以會在全球引起共鳴,背後有幾個主要原因:

  • 後疫情時代的反思新冠疫情讓許多人開始重新思考工作生活的關係。當遠距工作成為可能,我們更意識到,原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,健康家庭個人時間同樣重要。
  • 職場倦怠的普遍化:根據LinkedIn在 2023 年發布的全球職場趨勢報告,超過 70% 的台灣上班族曾有過職場倦怠的經驗。當工作成就感薪資無法與付出的努力成正比,許多人選擇以安靜離職的方式,來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。
  • 新世代的價值觀:年輕世代更看重生活品質個人成長。他們不再將加班視為理所當然,也不願將個人界線模糊。

2. 「安靜離職」對妳的影響:別讓疲憊變成內傷

當妳選擇安靜離職時,它可能會對妳產生正面與負面的影響。

正面影響:

  • 找回生活主導權:妳可以有更多時間去運動、學習新技能、陪伴家人或發展個人興趣
  • 改善身心健康:減少超時工作職場壓力,能有效降低焦慮憂鬱失眠等問題。
  • 釐清職涯目標:當妳不再被工作綁架,就能有機會靜下心來思考,這份工作是否真的適合自己,並為未來的職涯規劃做準備。

負面影響:

  • 影響升遷與加薪機會: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,安靜離職可能讓妳被貼上「不積極」的標籤,進而錯失升遷加薪的機會。
  • 人際關係的緊張:當妳與同事工作態度產生差異時,可能會導致人際關係的摩擦,甚至被排擠。
  • 長期職涯發展受限:如果安靜離職變成了消極工作能力停滯不前,妳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逐漸下降。

3. 當「安靜離職」成為選項,我該怎麼做?

安靜離職不是要妳躺平,而是要妳更聰明地工作。以下幾個步驟,幫助妳在安靜離職的路上,走得更穩健。

  • 釐清妳的界線:妳必須清楚知道,什麼是妳的工作份內事?什麼是額外的工作?勇敢地對不屬於妳的任務說「不」,是建立職場界線的第一步。
  • 設定明確的工作時間:設定一個明確的下班時間,並嚴格遵守。下班後,關閉工作通知,讓自己真正休息
  • 提升工作效率:既然只做份內工作,那就把份內的工作做到最好。透過提升工作效率,讓妳在有限的時間內,創造出更高的價值
  • 與主管溝通:如果妳對目前的工作量感到不滿,可以試著與主管溝通,表達妳的感受。有效的溝通可以幫助妳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

4. 離職是終點還是起點?給妳的職場下一步建議

安靜離職無法解決妳的職場困境,或者妳發現這份工作真的不再適合自己時,離職或許是個勇敢的選擇。

合適的離職,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,而非一時衝動。以下幾個步驟,幫助妳做出不後悔離職選擇。

  • 釐清離職原因離職前,先問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想離職?」是因為薪水太低?工作內容不喜歡?還是公司文化不合?釐清原因才能避免跳槽後又遇到同樣問題。
  • 盤點個人能力:列出妳的優勢技能工作經驗。這不僅能幫助妳撰寫履歷,也能讓妳更清楚自己的市場價值
  • 規劃職涯下一步離職不是逃避,而是為了更好的發展。思考妳想往什麼領域發展,需要學習哪些技能

5. 常見問答:安靜離職Q&A

Q1:我怕安靜離職會被開除,怎麼辦? 

A1安靜離職並不是違法行為,它指的是在勞動契約規範下,完成份內工作。只要妳能準時高品質地完成工作任務,公司就沒有理由因此解雇妳。

Q2:我的同事都在加班,我準時下班會不會很奇怪? 

A2職場文化需要時間改變。妳可以試著向同事解釋妳的工作生活平衡理念,或者透過高效率的工作表現,證明妳並非懶惰。

Q3:安靜離職怠惰有什麼不同? 

A3安靜離職拒絕額外的超時工作,但會盡責完成份內任務。而怠惰則是指在工作時間內,不積極不專注,甚至偷懶


安靜離職,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,它提醒我們,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是全部。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,才能在職場這條路上走得更長遠。

請記得,《暖暖室》一直都在這裡,準備好用文字、故事與知識,陪妳一起學習溫柔照顧自己。想要更多關於女性健康與自我照顧的內容,歡迎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:《暖暖室》The Cozy Corner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